您现在的位置是:生活百科网 > 生活百科 >

成都三圣乡(成都三圣乡疫情)

2022-05-05 14:16生活百科 人已围观

简介所有成都人的首选休闲聚集地三圣乡现状。在过去,如果你问成都人周末去哪里耍,或许绝大部分人都告诉你,有一个地方那就是锦江区的三圣乡。不知何时,它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休闲...

所有成都人的首选休闲聚集地三圣乡现状。

在过去,如果你问成都人周末去哪里耍,或许绝大部分人都告诉你,有一个地方那就是锦江区的三圣乡。

不知何时,它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休闲娱乐以及待人接客,让外地朋友认识四川,喜欢成都的首选地方。

还记得十多年前,我第1次来成都亲戚家,他们就带我去了三圣乡,吃饭喝下午茶。

前几年也会带着朋友去三圣乡买花,顺便逛一逛那些民宿。

现在的三圣乡已经开发的不再像曾经那样的田园风光了,他似乎像另外一个太古里或者又是另外一个宽窄巷子,应该在完工之后就会成为人们网红打卡地,各种各样姿势拍照的地方吧。

常见的地图软件还没有更新绿道信息,想顺利骑行,要靠一点野生攻略,从哪上,从哪出,从哪绕,颇有讲究。

学习门槛略高,也让骑行绿道变成了一个挑战。小红书上随便一刷,就是骑行爱好者的轨迹图,一个完整的圆圈犹如勋章,用时4小时到10小时不等,骑一半的不好意思发。

骑行速度和车有关,厉害的公路车一小时20公里以上,共享单车一小时10公里左右。

成都已经有了租山地车骑绕城的产业链,60到100块钱一天,可以租基础款山地车加头盔打气筒,优点是可以换挡,省时省力省膝盖,蹬一圈轮子转三圈。骑共享单车也是一类选择,图的是便宜以及可以随时放弃。

关于要不要租山地车我犹豫了很久,考虑到我这么多年都是骑共享单车,有熟练的骑行经验,可以不握把,山地车没有骑过,万一中途掉链子就麻烦了。

另外,共享单车有车筐,我不用全程背包了,很开心,所以确定了用共享单车挑战全程100公里。

绿道有几个常见的出发点,西门非遗,南门桂溪公园,东门青龙湖。当然也可以随便找一个地方出发,绿道有78座桥,几乎每一道桥都有几个入口可以上。

我选择的出发点是西门非遗,地铁蔡桥站下车,第一件事是找小卖部买了一瓶水,之前查攻略,大神说一路要喝三瓶水,不过南门到青龙湖沿途有许多补给点,开始不用太多水上路。

我建议从蔡桥A口出地铁,正对一座红色的桥,那就是绕城绿道,100公里开始的地方。

沿右边小径走上绿道,小路就像花园,开满色彩丰富的花,绿色深深浅浅,有浓郁的春天气息。

1-10公里

上午10点40左右,我正式从绿道出发,这座红桥是我经过的第一道桥,两侧护栏很高,感觉自己被围在一条赛道里一样。

最开始一段路非常兴奋,放眼绿油油,高高的蓝天高高的白云,鸟叫声遍及远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大自然了。

第二道桥由白色和蓝色组成,海洋主题,也很独特。走在这些与公路不同的桥上,感觉很新奇。

2公里左右,经过蔡桥就看到了大片麦田,现在没有晒成金黄色,谷粒饱满,带一点灰,被风吹得大片倒伏,许多孃孃在田边拍照。

经过一处蜀仙胜境,突然遇见一丛洁白的雏菊,白色比绿色好看,很多骑手停下来拍照,我感觉自己的心态像掰棒子的狗熊,不忍心停下速度,总觉得一定有更好看的东西在前面。

远处烟囱染成了蓝色,海洋风格,是麦浪里的灯塔。

11-20公里

麦子是越走越黄越走越高,南边的麦子比西边早熟,西边的麦子可以俯视,南边则需要平视了。

我骑行的方向是逆时针,人们说,东南树多风景好,可以度过最热的中午,顺时针骑行的人也多,大多是专业的公路车,防装整齐,戴着眼镜,为了避开太阳直射。

还有大哥不骑车,背着几瓶饮料,浑身大汗跑步前进,是真厉害。

路上遇到一位65岁的大爷,骑着有年头的捷安特,和我速度相当。

他说,自己是从安靖骑来的,早上八点出发,骑了25公里到达绕城绿道,准备中午骑到华阳,晚上再骑回去,往返一共150公里,很凶。

到达双流,看到了很低很大的飞机,路边是小树桠,从桥上也能远远地望见一点白色飞机和塔楼的影子

天府芙蓉园遍植芙蓉,可惜现在不是花期,又刚修剪过,只剩粗树干。路边有路灯和音乐,氛围舒适轻松,在出芙蓉园的口子上有片杉树林,一大片草地,有人露营,有人拍婚纱照,有人放风筝,有人在躺在树下,带着狗。

21-30公里

地图显示太平寺地铁站附近,遇到了那座新娘头纱桥,大名叫“文昌路跨线桥”。白红桥体是头纱,蓝色桥面是教堂,高耸神圣,确实很好看很好看。

骑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有了30公里,腿开始酸,但前面遇到那位大爷一直在我前面不眠不休地骑,我也不好意思停下来休息。

到了剑南大道,能看到南门的那些地标建筑了,环球中心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新鲜感又回来了,很激动,从没在桥上看过它。

南门的绿道以一条优美的曲线朝着离环球中心逼近,穿进桂溪公园和锦城湖公园里,这段路上有两座好看的桥,活力橙红色,一座扁长如山洞,一座极高。

南门绿道是直接在公园里穿过的,绿道地面和公园小径融为一体,我总感觉自己不是在绿道上。

中午的公园氛围缓慢,要么没有人,要么就是几个人坐在草地上野餐,而我还要赶70公里路,想到这个数字就立刻想放弃。我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接近耗空的体力还能再骑70公里。

31-40公里

在桂溪公园走错了一段路,绕了一圈才找到绿道入口,经过成都取景框之后,朝着三圣乡前进。

路过的中和湿地公园

这时候是下午一点,太阳最热的时候,从锦城湖到青龙湖这一段路连接了四个公园,人们说是最惬意的一段路,但一个是赶上了中午,一个是这段路全是上坡,所以我的体验很差。

上下坡真是多到受不了,而且大部分是上坡,爬完一个又一个,我只能安慰自己,所有的上坡都会变成未来的下坡,但还是很累。路过我的山地车就算是上坡都飞快,有和我一样骑共享单车的,只能下来推着,走得很慢。

到达三圣乡的标志是看到了蜀峰468,远远的小小的,一开始在路面前,逐渐移动到路左边。

路上还遇到了和自动贩卖机不同的小卖部补给站,小卖部前有一片月季田,缀满大朵的红玫瑰,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竟然有人拍照。

三圣乡里的植物变得丰富起来,保持着大自然的原生态,空气凉爽,连路边的厕所也设计了造型,草地里出现了三圣乡标志雕塑。

有人路过三圣乡会逛逛花市,在成龙立交附近下绿道即可,我赶时间,继续往前。

41-50公里

过了三圣乡就来到了东门,可以遇到联通火车东站的铁轨,以前在动车上一瞥而过的风景可以再一遍仔细欣赏。

40公里,已经骑了三个小时,我找到一处风景秀丽的草地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吃了口面包当做午饭,坐下去还不觉得累,站起来才知道自己受不了了,很累。

想到后面还有60公里,这么累也才没骑到一半,真是非常沮丧,完成100公里的人里有小孩儿有老人,按道理我是可以骑完的,怎么就我这么累呢。

只能接着上路,能蹬多远是多远了。好在过了三圣乡,到青龙湖有一段下坡,甚至可能有连续一公里左右的下坡路,宽阔平坦的田野重新出现,风声在耳边聒噪。

青龙湖有许多立在路中央的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撞到。路边的野草、野花和三圣乡一样,有自然韵味,不同的是青龙湖还有池塘。

在高处的桥面上往东眺望,可以望见龙泉山。

如果和我一样是逆时针前进,青龙湖就将是最后一处补给站了,水喝完了可以在路边自动贩卖机买到。

青龙湖是很多骑半程的终点,再往北走,路边就只有绕城高速相伴,是一段需要勇气才能进行下去的旅程。

51-60公里

过了青龙湖等于过了半,里程跳到50公里之后,心态会发生一点改变,稍微觉得自己有点了不起;身体也适应了骑车节奏,像长跑一样,越跑越不觉得累,开始轻松,接下来,只管继续蹬就好了。

很快经过了两座好看的桥,一座是银杏树洞桥,护栏上镶嵌着植物昆虫标本,蓝凤蝶、白粉蝶……几十米长,可以当博物馆来看。动森爱好者狂喜。另一座是彩虹桥,由180根七彩渐变的柱子组成,同样吸引了很多孃孃拍照。

往北走,又到了一片农业园,麦子是主角,偶尔有水稻,这里的麦子还没有变黄,茎杆直挺挺的,泛着寒冷的绿色,像凌晨月光。

绕路部分随即开始,我前期做了攻略,大部分没用上,首先是因为前后都有路过的骑手,跟着走就可以,即使没有,岔路也有保安,他们会指引方向,跟游戏里遇到的NPC一样。

61-70公里

从青龙湖到熊猫基地这一大段路我并不推荐大家走,虽然有攻略可查,但还是会遇到未知的绕路情况。比如说有几座桥突然补漆,偶尔封闭了出入口,那就只能在公路上绕,也有可能会跑到田野里。

中途碰见一位骑小轮车的姐姐,她说自己从温江出发,如果中途不停,可以七个小时骑完成全程,然而现在七个小时过去了,她还差将近一半。

下午太阳全程直射,即使天气多云,也还是晒着人发热。我已经骑了六个小时了,这时候手腕开始发酸,怎么握车把都很痛,我只能左手握一会,右手握一会。

71-80公里

走过最后一截绕路,来到新都地界,预示着整个行程即将完成四分之三。

这段路是寂寞的,一路上只有起伏不大的上下坡,不是特别网红的网红桥,路上也没有什么大树,太阳直射,身边一直有人快速超过,我难以望其项背。

看到了天府沸腾小镇

一个很惊喜的发现是,我又重新遇到了上午那些顺时针前进的朋友。比如那位跑步大哥,第二次遇到他,大家彼此面熟,也互相明白都是跑一整圈的家伙,于是友好地打个招呼,又一次相背而行。

再次遇到他们之后,我就想,我刚刚走过的绕路他们还要再走一遍,那么难走,真希望他们的终点就在绕路之前。

奶白色山水大桥北星大道桥是这段路上的著名景点。

北星大道桥上的圆洞覆盖着彩色玻璃,像外星人的眼睛,山水大桥的桥面据说以后会加上条形灯带,晚上的视觉观感更强。

跨过成都中轴线的时候,望见了凤凰山体育中心。

81-90公里

82公里的一个岔口,遇到一位摆摊的婆婆,揣着手说,这边有座位可以休息。我五块钱买了一瓶冰镇尖叫,一边骑车一边喝,灌了半瓶,阳光温暖,草木茂盛,我感觉自己还可以继续骑下去了,好幸福。

天逐渐暗下来,夕阳铺满路面,前途依然漫长,耳边呼呼的风,刚开始还觉得浪漫,听到最后头都要晕了。

想到那些小红书上说骑一圈不累的,真的不能信,说实话我骑到四分之一就累了,骑半圈就不想坚持了,最后半圈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的,太累了,而我居然没见过一个人说累,都是骗子。

91-100公里

最后10公里,我最后悔没租个山地车,这段路下坡比上坡长,车辆差距体现得最为明显。

同样一个下坡,别人的山地车可以滑行一分钟,我的共享单车只能滑行20秒,速度也不如别人快,明明是最省力的下坡路,却和骑平地一样辛苦。

到达郫都区犀团路,我来到了马卡龙大桥,虽然很时尚很清新,但在我眼里,它就是一个巨长无比让人想喊救命的上坡。

时间已经过了下午六点,到了下班时间,有人开始在绿道上遛弯儿了,背着手,三三两两,轻轻松松,我看见就生气,凭什么只有我这么累,好想轻松地在绿道上散步啊。

终于终于,我看到了温江的地标。植被变得不一样,树少了,草坪多了,以三叶草为主,茂密地开满了白花花,和我起点的生态一样,我感觉终点近了

95公里,原本想得是一糊弄就到终点了,但身体真的糊弄不过去,每公里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没有晚霞,天直接黑下来,进入夜晚,气温也迅速降低,空气不干燥了,可以闻到一点冷清的植物气味。

偶尔遇到居民楼,温馨的灯光透出来,我不敢相信自己已经骑了八个小时,我现在只想回家吃饭睡觉。

现在我的时速只有10公里每小时,没办法,还是慢了,刚开始那段时间,我的时速能达到15公里,我天真地以为可以7小时骑完全程,而现实让人挫败,愈发完整的圈是我最大的安慰。

过100公里之后,期待的心情变重了,每一个转弯都有可能是早上出发的那座桥,我也开始好奇,当起点作为终点再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自己会是什么心情。

绕城外的天黑下来得快,绿道也变得偏僻,摸黑走过一段小路,遇到一处暖色厂房,这是成都地铁某个维保场地,灯光明亮,温暖,列车整齐,舒适。

停车拍照,再次把车蹬起来是要耗费很多体力的,我挂的相机在胸前撞了又撞,在脖子上磨了又磨,我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

绕了一个大弯过后,黑影里有一排鱼鳍形状的护栏,我仿佛看到了早上出发的那座桥。

不敢确认,因为已经看不出颜色,直当我骑过去发现地面上的白色斑点才断定,我完成了,就是这里,终于结束了。

把车骑回地铁,后背很酸,手腕僵硬,腿很痛,早上的桃枝和我一道晒了一天,叶子都蔫了。

离开之前,我摘了一朵终点旁的小蓝花回家,以作纪念。

骑了九个小时自行车,绕城都一圈而又终于回到起点,圆圈闭合,世界并没有因此改变一点,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这件事也并不意味着什么其他别的东西。

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三圣花乡先后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五个主题景点。“五朵金花”幅员面积12k㎡,是一个集商务、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先后被国家旅游局、建设部、文化部等部门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市级森林公园”。这里四季花开不断、蝶舞蜂飞,景区基础设施完备、文化氛围浓郁,有“梅花知识长廊”、“呤荷廊”等人文景观;有“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蓝顶艺术中心”等艺术创意产业基地;有“高威体育公园”、“绿道”等运动休闲设施;有“成都传化”、“中国兰花博览园”等高档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在三圣花乡,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的乡村文化,又可以欣赏到优美的乡村景色,体验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别样情趣。1由农业部主办的首届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于10月13日、14日在南京举行。活动中,由三圣乡幸福梅林一家园艺公司选送的一盆梅花写意盆景展品“情满中华”和一盆创作周期长达16年的古桩蜡梅盆景展品“龙行天下”获得了产品创意金奖。来自全国共5000余件创意作品参加展示,四川省农业厅产业处副处长周晓琴表示,我省参展的作品共获得产品创意等类别的5个金奖,在全国名列前茅。

三圣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南部,东与龙泉驿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接,西连柳江办事处,北邻成龙办事处。全乡幅员面积14.17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人,辖有10个行政村,73个合作社。据碑文载:三圣乡因有三圣庙而得名三圣庙建于清代供奉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黄帝史官仓颉后又改奉刘备、关羽、张飞、炎黄二帝系华夏始祖刘关张乃三国英豪古代圣贤使此地人气聚集今逢盛世探明溯谨刻石为记。

三圣乡是成都市城市东部副中心新区起步区,科研院所云集、文化氛围浓郁。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李劫人故居、万科城市花园、新加坡花园及新建的花园式工厂成都卷烟厂、美国维生公司成都分公司均在该片区,锦江区人民政府行政办公区也即将东迁至此。

三圣乡花卉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以花闻名,是成都市政府指定的鲜切花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2003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在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成功举办,标志着三圣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又迈出了新步伐。红砂村“花乡农居”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家以川西民居风情与花卉文化为特色的国家从级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花卉博览会主展馆一一高店子花卉批发市场同时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是西南地区吞吐量最大的鲜花集散地。

成都三圣乡在哪

九里堤公交站坐56路(约31站)到三圣乡下

在双流机场客运中心坐318路到二环路少陵路口换乘343路到三圣乡

站)

在双流客运中心坐368路到阳公桥/五大花园/晋阳路东换乘343路到三圣乡

第2种方案(约51站)

在双流客运中心坐802路到二环路少陵路口换乘343路到三圣乡成都三圣乡红砂村

◎位置:市区外东南面三圣乡

该地名规划方案对三圣洪河片区的48条道路、街道全部以“花卉树木”名称而命名,这是成都市首次进行的地名整体规划。据透露,为了出台这次地名规划,成都市民政局多次与成都市重大办、园林局等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邀请历史、地名、园林等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反复论证与研究,历时半年终于敲定该方案。

“花卉之乡”锦上添花

据了解,三圣洪河片区系东部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属于成都未来的城东副中心,该片区有“五朵金花”之一的花乡农居———红砂村,素有“花卉之乡”之美称。民政部门对该片区的48条街道实施以“花卉树木”名称命名后,建设单位和园林部门在进行街道绿化时都以命名植物加以配植,“叫什么名,种什么花(树)”,让美名与美景名副其实。在具体实施绿化时,乔木、灌木类花木间种,形成花团锦簇、错落有致的格局,让“花卉之乡”变得更加繁花似锦!

东西以花、南北以树而命名

据介绍,该方案以彰显“历史特征、成都特色、区域特点”为总体思路,以达到“体现特色、营造氛围、名副其实、雅俗共赏”的整体效果,用花卉树木名称命名的街名要琅琅上口,给人以诗意与美感。原则上,道路宽度在40米以上的命名为“大道”,宽度在30米以上的命名为“路”,宽度在30米以下的命名为“街”。

由于红砂村道路属于乡村道路,因此这次未将其命名纳入进来,但鉴于“花乡农居”已有很大知名度,民政部门将在今后条件成熟时,考虑也以草木花卉来命名。

该片区的48条道路呈“六纵四横”布局,其中“六纵”为:枫香街、香樟大道、重阳木街、椿树街、喜树街和银杏大道;“四横”为芙蓉路、山茶路、玉兰街和海棠路。原则上以乔木植物名称或别名命名南北走向的道路,有梧桐路、银杏大道、红枫街、相思街、香樟大道、紫杉街、白杨路等26条;以观花植物名称或别名命名东西走向的道路,有杜鹃街、玫瑰街、牡丹街、海棠路、月季街、樱花街、栀子花街、紫罗兰街、玉兰街等22条。

地名规划将在新建城区推广

据介绍,本命名方案一经批准实施,有关部门还将在街路牌、宣传栏上配置有关文字解说词,对所取花卉名称和相关情况进行图文介绍,以普及花卉知识,宣传成都的花卉文化,营造花趣氛围。

据成都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对于南部新区等一些新建城区的街道和道路,成都民政部门将实施类似的地名规划方案加以命名,并进行推广.

成都三圣乡:成都锦江区红砂村在成都的东南部,可以赶40、56、332、343、541这几路车。